鼠害防制

老鼠危害

家栖鼠是指栖息在人居环境,危害人类健康和财产的鼠类,在中国主要有黄胸鼠、褐家鼠、小家鼠三种。

鼠类可以直接把致病微生物传给人,或通过体外寄生虫病原体将间接传给人,起传播媒介和保菌作用。现已知道家栖鼠类至少能传播35种疾病,我国鼠传疾病主要有鼠疫、钩端螺旋体病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鼠源性斑疹伤寒、血吸虫病等。在鼠传疾病中,现在危害最大的为肾综合症出血热。

鼠类对粮食的损害尤为严重,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是在电力方面。鼠类常常进入配电室引起短路造成停电事故,经济损失非常巨大。危害的主要方式:啃咬电缆绝缘材料,或窜入变压器中,引起短路甚至引发火灾;走近高压线时,由于强磁场感应,会击穿、烧毁电器设备。另外家鼠对建筑、家具、电器、衣物、纸币、档案、单据、书籍、文物等的危害都是经常性的。对养殖业的危害也相当严重,此外老鼠咬伤儿童老人等也屡有所闻.

鼠类防治方法

1 、查鼠情和生境条件

通常用夹夜法和粉迹法确定其密度、分布和种群构成。生境条件调查应实地查找包括屋顶、墙、地下室、下水道、管道、室外花坛及杂物堆等宜于鼠类栖息活动的场所,特别是鼠类进入室内的通道。生境调查能为灭鼠尤其是防鼠措施提供基本资料,要作详细调查记录。

2、 确定综合防治方案

根据上述调查制定防治方案,确定灭鼠方法(工具捕杀、急性灭鼠剂毒杀、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毒杀、熏蒸剂熏杀等)、防鼠部位(门、窗、孔、洞等)及应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(清除鼠类易隐蔽的杂物等),明确各种措施实施的步骤。要与客户详细说明方案以及需要其配合的事项。

3、 确保人、畜和宠物安全,防止环境污染

使用灭鼠药物尤其是急性灭鼠剂,必须确保人、畜和宠物的安全。灭鼠毒饵投放应做到下述几点:按规定量投饵于鼠道上或鼠类经常出没场所,使儿童、禽畜和宠物无法取食;投放点作详细记录,灭鼠后要回收残饵和死鼠;不要用常见食品做诱饵以免误食中毒;应尽可能不用急性灭鼠剂灭鼠。PCO作业者在配制、投放、回收毒饵时要戴手套,操作后要彻底洗手。要储备解毒剂,救治可能中毒的人畜。熏蒸灭鼠剂使用时也很危险,操作者必须通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考核。药物灭鼠要注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还要注意防止中毒死鼠造成二次中毒事故的发生。

4 、定期检查,巩固防治效果

在治理环境减少鼠类栖息藏身之地以及落实防鼠措施的基础上,通常设置固定的毒饵站、毒饵盒,内置慢性抗凝血灭鼠剂毒饵,供残存鼠和入侵鼠盗食,作为长期巩固的措施。如果以局部控制鼠害为目的,开始每周必须检查补充毒饵一次,其后每月检查更换补充。每次检查须作详细记录。每季应作一次粉迹法鼠密度调查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