蟑螂预防主要采取保护好食物、水源的措施,搞好清洁卫生,能堵的孔洞、缝隙要及时堵上,不能堵的则要定期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。
1 蟑螂防治要点
1.1 调查蟑螂种类、栖息场所和密度
室内蟑螂都属夜行性昆虫,见光即四处逃窜。白天躲藏在孔、洞、缝隙中休息,晚上出来觅食。德国小蠊多见于车船、饭店、宾馆,美洲大蠊多见于酿造厂、医院、浴室、饭店、阴沟、下水道等湿暖场所,黑胸大蠊和日本大蠊多见于居民住宅的厨房、水池旁的墙缝,木器家具(尤其是木碗柜及杂物堆中),这些部位要重点检查记录。
1.2 确定综合防治方案
根据调查制定综合防治方案,确定药物杀灭方法,清除蟑螂栖息繁殖场所、清除卵鞘等措施。
1.3 防止食品污染
用药时要小心,以免污染食物。
1.4 定期检查,巩固防治效果
一次灭绝局部的蟑螂有时很难做到,因为可能遗漏了活的卵鞘、漏处理了某个蟑螂的栖息藏身之地、蟑螂对药物不敏感未被杀灭等。因此必须反复检查,发现情况要分析并找出原因作针对性处置,才能长期巩固防治效果。
2 蟑螂防治方法
2.1 粘捕盒(瓶)
粘捕、诱捕蟑螂的方法安全、简便易行,可在不适合用药的场所使用。
2.2 滞留喷洒
滞留喷洒为药物灭蟑螂最常用的方法,但是切忌滥用。使用一种杀虫剂之前,先要对当地蟑螂种群的敏感性进行评估。
滞留喷洒灭蟑螂,主要将药液喷入蟑螂栖息的孔洞、缝隙内,可将喷雾器喷头调成线状喷洒。如住房、办公室、库房,尤其是水池下的孔洞、缝隙往往是蟑螂群居的巢穴。此外,木器家具的缝隙外也是蟑螂栖息之处,可作滞留喷洒。蟑螂对水的需求甚于对食物的需求,尤其在气温高的夏季,要对水源实行封锁式滞留喷洒,如水池、水沟的周围。
2.3 毒饵
投放毒饵应“点多、量少、面广”,以增加蟑螂取食机会。定期检查毒饵,发现消耗及时增加。宜将毒饵放在小瓶盖中定点投放,或使用毒饵盒、蟑螂屋等。
2.4 热烟雾
居民住宅垃圾楼道、下水道是蟑螂栖息繁殖的重要场所,这些环境中常常隐藏很多蟑螂,又很难杀灭。有时滞留喷洒后要及时将隐藏在孔、缝中的蟑螂驱出,增加蟑螂接触药剂机会,提高杀灭速度。在上述情况下可选用热烟雾方法。热烟雾法不仅具有直接杀灭作用,还具有强烈的驱赶作用。
2.5 其他 药物杀灭蟑螂还有药笔、药膏、涂料、喷粉以及密闭环境中药物熏蒸等方法。
发表回复